乌海海南区凝聚法律专家力量解决基层治理难题
□ 本报记者 史万森 常煜
“感谢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和社区工作人员帮我们争取到了既宽敞又暖和的活动场所,真是太感谢你们了。”置身明亮宽敞的活动室,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南区青庭家园小区的业主们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2024年6月以来,海南区充分发挥“法学会基层服务站+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和独特优势,创新推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恳谈会”模式,畅通群众诉求表达通道,全面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使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更好地服务平安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工作。
“沙池荒废成垃圾池了,孩子们还怎么玩儿?”“现在是垃圾池,下一步会不会变成垃圾场,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前不久,拉僧仲街道新世纪社区邀请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出席海电小区恳谈会,居民们就小区沙池问题展开讨论。
针对居民们提出的问题,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从专业角度提出了建议,社区工作人员、物业公司人员、业委会成员和居民代表面对面沟通交流,共同为小区建设出谋划策。最终,各方确定了对原有沙池进行改造,提升沙池区域实用功能的方案。
不到两天时间,新世纪社区便完成了沙池翻新改造工作。“看着孩子的笑脸,我感到幸福感满满,真心为新世纪社区点赞。”社区居民高阿姨竖起了大拇指。
海南区探索创新“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恳谈会”法治服务模式以来,广泛收集群众的法治诉求,定期分析研判社情民意,针对群众急难愁盼,适时组织居民举办恳谈会,邀请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与讨论,积极回应居民关切,“零距离”为群众化解矛盾纠纷,确保群众反映的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据悉,2024年以来,海南区运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恳谈会”模式化解矛盾纠纷125件。为持续提供更贴近基层、更贴近群众、更贴近需求的法律服务,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为基层提供普法宣传350余次,真正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成事”。
编辑:赵亚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