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吞吐量再创新高 深港跨海岛游成功首发 海阔天空!盐田持续向海图强
深港沙头角跨境海岛游首团发船;盐田港集装箱吞吐量达1503万标准箱、增长7.1%,迈上又一“百万级”新台阶;2024海洋产业招商大会成功举办;LNG燃料加注海事服务体系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获全国推广……
在“不出海,就出局”的时代背景和企业共识下,过去一年,因港而设、因港而兴的盐田区以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区为抓手,交出一份亮眼答卷:海洋生产总值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增速位居全市前列。
翻开盐田区六届四次党代会报告,“海洋”出现25处之多,成为高频词之一。报告提出,今年将做大做强海洋能源产业,深入推进海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举全区之力加快核心区建设,实现大跨越大发展。
经略海洋、向海图强,随着盐田前瞻布局、系统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这片蔚蓝海域焕发出新活力,勾勒出“海上新盐田”的蓬勃图景。
举全区之力建设核心区
做大做强海洋能源产业
盐田区六届四次党代会提出,今年将举全区之力建设核心区。在部署的八大行动中,核心区占据了重要位置。
做大做强海洋能源产业。试点开展锚地加注、夜间加注,探索开展保税燃料加注结算业务和深港跨关区跨港区加注作业,实现保税燃油加注60万吨、保税LNG加注45万立方米;支持中船、中远海运、远景能源等组建清洁能源“绿色船队”,推动绿色甲醇加注产供销全链条发展。
深入推进海洋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建成东港区一期,提速推进平盐铁路改造等项目,开工建设中—东港区连接桥、盐田集装箱调运中心,布局更多组合港、内陆港和国际航线,持续拓宽“新三样”出海通道,促进集装箱吞吐量平稳增长,争创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加快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聚焦远洋捕捞、渔业种业、港口冷链、餐饮消费等领域,加快引进亿级重大产业项目,打造媲美悉尼鱼市场的世界级渔业综合体。
加快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中远海运亚太智慧综合物流园等重大项目,深化与中船租赁的合作,发展壮大特色船舶融资租赁业务,发挥海洋经济产业园等载体作用,吸引全球前20的船公司、航运服务头部企业在盐设立区域总部、分支机构,加快建设国际航运总部经济集聚区。推动综保区和港区联动发展,培育壮大保税冷链、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积极推动保税维修目录拓展、维修产品目录外试点等工作,打造世界级售后服务中心、大湾区冷链分拨配送“城市冰箱”。
跨境海岛游首团发船
解锁海洋旅游新场景
去年底,盐田区与香港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联合举办了“深港沙头角跨境海岛游”,近30名文旅业界代表进入香港沙头角禁区,深入了解挖掘旅游发展潜力,标志着深港两地沙头角跨境海岛旅游合作迈出了实质性“第一步”。
活动中,香港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香港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将继续秉持“低密度、高质量”原则,进一步深化禁区历史文化元素,持续推动香港沙头角的旅游发展,为两地游客提供更丰富、更具深度的旅游体验。
“此次活动不仅标志着深港合作机制下的内地旅行团首次到访香港沙头角禁区及附近海岛旅游活动的成功开展,也为未来深港在沙头角地区的旅游合作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盐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盐田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挖掘跨境旅游的亮点和机遇,吸引更多香港游客来盐探访,为两地旅游业协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全力推进建设世界级滨海旅游目的地和沙头角深港国际消费合作区。
对于下一步发展,盐田区六届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全面兴起跨境旅游消费热潮,采取“团进团出”的方式推动深港沙头角及部分新界北地区海岛跳岛游,推进“海洋—海岛—海岸”旅游立体开发,高效活化粤港澳大湾区旅游资源。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