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交友焕新热,闽企助力青年解决脱单难题
随着互联网在下沉市场的普及,青年群体的婚恋观念和交友方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近日,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发布了调研成果《下沉市场青年单身与交往报告》。该报告基于对18至40岁单身青年的问卷调查,筛选出3617份具有代表性的有效样本,总结了这一群体在择偶观念、心理状态和交往方式上的特点与趋势。厦门海豹他趣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他趣”APP深度参与该报告并提供数据支持。
报告显示,当代青年在择偶观念上更加注重感情契合和人品内在。超过52%的受访者将“寻找真爱”列为脱单的首要理由,远高于“解决情感需求”(16.13%)和“家人催婚”(9.23%)。相比过去强调“门当户对”的物质标准,69.89%的受访者将“人品好”视为择偶的首要标准。
“我希望找到一个真诚、善良、有责任心的人,而不是仅仅看条件。”来自福建南平26岁青年许某表示,虽然家人多次催促相亲,但他更倾向于通过自己的方式寻找一位真正合适的伴侣,“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感情合适比什么都重要。”
报告对青年“脱单难”问题进行了调研。数据显示,社交恐惧、自卑、价值感低等心理问题已成为阻碍青年脱单的重要因素,其在各类影响因素中占比达到34.86%;在18至25岁的青年群体中,这一比例更是接近一半,达到47.79%。内向型“I人”因心理问题导致脱单困难的比例是外向型“E人”的两倍。课题组专家建议,缓解青年心理压力、提升自信,是解决婚恋困境的关键。
面对心理问题和传统婚恋方式的局限,线上交友正在为青年提供新的解决途径。福建莆田一名个体经营者陈某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与传统相亲相比,线上交友打破了时间、地域和社交圈的限制。”他通过“网恋”成功“奔现”,并计划在春节期间带对方回老家见父母。
报告同时显示,下沉市场的单身青年对互联网婚恋的接受度较高,线上消费意愿也较强。有超过七成青年愿为脱单消费,其中85%曾在交友APP上支出,且72%的支出占脱单总消费的10%以上,反映出青年普遍认可在交友APP上的消费模式。
为了更好地服务下沉市场青年,许多交友APP开始聚焦于提升用户体验和满足个性化需求。例如,“他趣”APP推出的“找老乡”功能,精准覆盖县、镇、村区域,满足了青年对同城交往的偏好;“奔现基金”等补贴机制也鼓励线上用户线下见面,加深彼此了解。这些创新举措不仅增强了用户黏性,还为青年搭建起更高效的交友平台。
报告建议,未来应进一步优化线上交友平台的服务质量,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青年建立更加开放、包容的婚恋环境。(李轩)
责编:张靖雯、卢思宇
推荐阅读-
胡塞武装称对“以色列国防部”发动导弹袭击 并击中目标
-
尹锡悦缺席弹劾案首次正式辩论
-
美国将极右翼团体“恐怖电报”列为恐怖组织
-
2024年日本破产企业数量时隔11年再次破万
-
开征拥堵费 美国纽约交通流量下降
-
寓教于乐 学生科技馆内过寒假
-
浙江德清:外国友人体验中国传统年俗
-
山东莱州:大型海上光伏平台装船出海
-
安徽芜湖:长江航运一派繁忙
-
浙江武义:畲族姑娘扎灯笼喜迎春节
-
河北邯郸:非遗手艺人巧手剪“百蛇”闹春
-
上一篇
新春走基层|高原山村起欢歌 -
下一篇
日本自卫队一训练场附近山林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