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粤港澳大湾区,成都高新区收获了什么?

文学娱乐 4
四川在线记者 肖莹佩“咱们加个微信,后续多多联系。”1月17日上午,深圳,科辉智药(深圳)新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曾桂文刚到成都高新区·大湾区新质生产力企业产业合作恳谈会现场(以下简称:恳谈会),在成都高新区深圳代表处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和该区投资促进部门相关负责人聊了起来。就在前一天,曾桂文参加了“携手湾区 共创未来”2025成都(湾区)投资促进活动后,计划把公司总部落地到成都。1月13日至17日,成都市新年首站投资促进系列活动在粤港澳大湾区举行。作为成都产业发展主阵

四川在线记者 肖莹佩

“咱们加个微信,后续多多联系。”1月17日上午,深圳,科辉智药(深圳)新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曾桂文刚到成都高新区·大湾区新质生产力企业产业合作恳谈会现场(以下简称:恳谈会),在成都高新区深圳代表处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和该区投资促进部门相关负责人聊了起来。

就在前一天,曾桂文参加了“携手湾区 共创未来”2025成都(湾区)投资促进活动后,计划把公司总部落地到成都。

走进粤港澳大湾区,成都高新区收获了什么?

1月13日至17日,成都市新年首站投资促进系列活动在粤港澳大湾区举行。作为成都产业发展主阵地,成都高新区此行展示了什么?有何收获?

展示了什么?

恳谈会吸引了粤港澳大湾区的20余家参会企业和机构参与,面对面的交流中,资本、产业等关键词被频频提及。

“资本招商是一个突出优势。”和成都高新区有过多项粤港澳大湾区项目合作的“老朋友”——布谷资本总经理林三秀化身“推介官”,进行现场推荐。2022年起,成都高新区实施5年3000亿元基金组建计划,建立了“资本+产业”的联动发展路径,目前产业合作基金推荐项目超900个,包括沃飞长空、永新医疗等行业领军企业,云英谷、瑞波科等专精特新企业,助力当地产业强链延链补链。


营商环境政策也是与会人员关心的重点。围绕于此,成都高新区国际合作和投促局相关负责人作了详细介绍。

据悉,去年2月,成都高新区发布了打造数字营商环境示范工作方案,在促进个体民营经济发展、探索“AI+政务服务”示范应用等方面发力,推动打造数字化营商环境标杆,促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该区已聚集企业超23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达478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1家,国家级创新平台达67个,上市企业55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127家。

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政府事务总监龚倩也有深切感受。她说,云天励飞是一家拥有算法、芯片和大数据全栈式能力的边缘AI领军企业,2018年就从深圳落地成都,进行技术研发、产业生态、场景应用等多方位布局。目前团队已超100人,发明专利过百项,发展态势良好。“今天,我不仅作为大湾区的企业代表,也作为成都的企业代表,很看好和成都、成都高新区的后续合作,欢迎各位企业家去成都发展兴业、投资落地。”

走进粤港澳大湾区,成都高新区收获了什么?

收获了什么?

2025年伊始,成都走进粤港澳大湾区举行投资促进系列活动,这不仅是成都力拼一季度“开门红”的重要行动,也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为企业拓展更大市场的主动选择。这场恳谈会,成都高新区有不少收获。

收获来自看好的信心。

作为恳谈会嘉宾里唯一的行业协会代表,深圳市生物医药促进会秘书长张才万长期关注产业生态。“国内的第一款创新药是来自微芯生物治疗肿瘤的药物,它的生产基地就在成都。企业的发展需要产业聚集的生态环境,成都生物医药产业链是可以互补的。”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局也让他印象深刻。“我也是第一次听到政府专门成立以特色产业为主的业务部门。”

收获也来自具体的合作推进。

“我们的研发中心在深圳,打算在四川成都落地公司总部。“曾桂文说,科辉智药是一家专注于使用人工智能(AI)平台赋能创新药物研发的生物医药公司,研发管线布局涵盖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等领域。目前和成都高新区已经在洽谈落地细节,“今天会议就想进一步了解资金、场地、人才三个方面的政策支持。”


深圳英美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也有强烈的意向在成都高新区建设西南片区的研发和生产中心。英美达医疗总经理助理丁峰介绍,公司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进入了高速增长期。医疗产业投资周期较长,企业发展对资金有持续需求,关注到成都高新区的投资成功案例和对企业支持的态度,希望能够更加高效推动落地,开创互促互惠、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图片由成都高新区提供

打赏
版权声明 本文地址:http://unionyoga.cn/post/11720.html
1.文章若无特殊说明,均属本站原创,若转载文章请于作者联系。
2.本站除部分作品系原创外,其余均来自网络或其它渠道,本站保留其原作者的著作权!如有侵权,请与站长联系!
广告二
扫码二维码